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科普 > 园林科技
园林科技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前景
编辑:fh 来源:中国农贸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5-01-09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特殊的农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的内源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与除草剂、杀菌剂等农药具有本质区别。调节剂依靠调控激素等信号系统,改变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非杀灭性,安全性高等诸多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植物生长调节剂之所以能对植物本身进行调节,是因为植物体内存在着特殊化学信号——植物激素,通过植物体内代谢产生可运输、低浓度调节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从而进行差异化调节。例如,赤霉素促进生长,生长素促进结实,脱落酸促熟、休眠等等。


  调节剂是作物管理新途径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在我国被归结于具有药物组分的特殊农业生产资料。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重大专项处处长段留生说,调节剂要合法的应用、流通,并按照农药登记制度进行管理。严格遵循“三证”审批流程,即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产品标准备案号。据了解,调节剂在其他国家多按农药管理,但也有被规划成生化农药或生物制品。


  段留生说,在作物发育过程中,通过植物激素来进行化学调控来改变其物质代谢,从而改善作物品质。但由于不同作物对调节剂反应程度、最适制剂和施药存在差异,所以要严格把控“三效应”。一是浓度效应,例如2,4-D,浓度在10-20mg/kg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而浓度在100-500mg/kg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作物生长萌发;浓度在1000-2000mg/kg时,将会杀灭许多双子叶植物。二是时间效应,调节剂当超过其有效作用时间后,植物体表现出相反的生长效果。三是位置效应,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对调节剂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在其应用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最适的浓度、时间以及位置点,将调节剂最大效益发挥极致。


  调节剂作为作物管理新途径,其与肥料作用机理明显不同。第一,肥料是为了补充营养,而调节剂主要以调节生长为主;第二,行业管理不同、用量和特点不同,调节剂更注重微量,剂量时间位置效应突出,对改变营养吸收、运输和利用方面作用突出。但影响其使用的因素诸多,例如调节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其他农用化学品的间接混用影响、用药技术、处理时期、处理剂量浓度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影响较大。所以,未来迫切加大药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将调节剂与化肥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点,在用药的基础上全方位补充植物所需营养,做到“扬长避短”。


  调节剂优势明显潜力大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登记对象涉及75种作物,56种用途,年应用超过2亿亩,不仅在活化栽培技术、增产增效等方面表现出特有优势,而且对于提高作物品种抗逆性、增加稳产性和适种范围、增强抗病抗逆性、提高资源利用、品质改良等诸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段留生说,全球调节剂市场稳定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农药年销售额徘徊在300亿美元,植调剂份额占5%(我国<3%),以10%速度稳定增长,国际农化巨头纷纷涉足植调剂业务,包括先正达、拜耳、巴斯夫、杜邦等农药领先企业都逐渐瞄准调节剂市场,享受其带来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未来,调节剂将成为潜力巨大的一类农业生物药物,其作用独特,适用作物、地域广,符合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产需求,是重点发展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未来新制剂开发方向要以“高效、安全、精确、绿色制剂”方向发展为核心,采用抗光敏、耐温等节能高效材料,精确用药制剂,例如泡腾片等。段留生说,需逐渐规范精确调节剂的应用技术,缓解农民对新技术的不适应,逐步加强培训指导,避免企业夸大应用范围以及作用效果的标签,加强集成研究,使得调节剂在科学规范中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新产品。

 

 

关闭